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七十三章 逆袭?

“梦回莺啭,乱煞年光遍,人立小庭深院。”

“炷尽沉烟,抛残绣线,恁今春关情似去年?”

“晓来望断梅关,宿妆残。”

“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。”

“翦不断,理还乱,闷无端。”

“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。”

“春香,可曾叫人扫除花径?”

“吩咐了。”

“取镜台衣服来。”

“云髻罢梳还对镜,罗衣欲换更添香。”

“……”

位于长安朱雀区乾武大街的广和楼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戏院,早在六十多年前长安城初建时,便同当时的诸多商业设施被一起规划建造出来了。

尽管,这家大戏院的规模和型制跟后面陆续新建的大量戏院舞台相较,显得有些老旧,也有些过时,但它仍旧是长安城最负盛名的舞台表演地之一。

来自秦国吴中的昆曲戏人“谭家班”自一个多月前来到长安后,便在广和楼开始表演最为经典的戏曲《牡丹亭》,并延续了在建业的成功,引发了长安城巨大的轰动,无数的长安市民纷纷购票观看。

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,竟伤情而死,化为魂魄寻找阳间的爱人,人鬼相恋,最后起死回生,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。这个神秘而绮丽的梦境,弄得所有观众无不如醉如痴。

这出戏曲之所以在齐国引发众多人的追捧,是因为它突破了华夏传统伦理道德中情与理的冲突,鼓励人们试图去追寻一种“情之所至”,“生者可以死,死者可以生”的理想爱情观,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思想更为开放、也更为自由的齐国人的“胃口”。

更不要说,在长安这种人文气息和学术思想更为浓厚的城市,更是吸引了诸多阶层人群的喜爱,以至于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。

据说,就连永隆帝也曾携皇后微服前来观看,并给予极高的评价。

当然,谭家班也不单单仅表演《牡丹亭》这么一出经典爱情戏曲,他们还会上演《绣襦记》、《玉簪记》等剧目,以及迎合男人少年任侠气息的《义侠记》,着实满足了无数人的观看需求。

观众们被精彩的剧情和戏子的出色表演深深吸引,纷纷议论着剧情的发展和结局。在演出结束后,许多好事的观众会纷纷涌向舞台,希望能够近距离地一睹戏子们的风采。

“玉娘,你那位痴情的少年郎又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