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7章 逛南市寻见古籍,一店书全部包圆

张玉书和凝绿在洛阳南市闲逛,一路上走走停停,观赏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。忽然,玉书的脚步停了下来,他的目光被前方的一个书铺吸引。

他心中一动,立刻加快步伐,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书铺前。他随手拿起一本书,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

书摊的掌柜见有客人光临,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。他热情地介绍道:“客官真是好眼光,我这里的书可都是孤本,你要是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。”

玉书当然不会相信什么孤本之说,这都是生意人的吹嘘,不过他看中的是这些书的内容。

《庄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汉书》……

这些着名的书籍都有,别的书籍也不少,比如晋代诗人郭璞《山海经图赞》,据掌柜说,这是郭璞的原版手稿。

玉书拿起几本翻看,发现这些书全是手抄本,虽然没有印刷的版本那样精美,但他却更加欣喜。

他来到大唐后,发现这里的书籍远比想象的多,这都是百年前大唐人学到了老丈人传授的印刷术,大量印制书籍的结果。

而在历史上,这个时期的印刷术刚出现,不够成熟,还只是雕版印制术,除了经书,基本上没有什么印刷的书籍,大部分书籍都是人工抄写的。

这就说明,这些书籍是老丈人魔改大唐历史之前的书。

这个发现让玉书兴奋不已,他一直在寻找没有修改过的历史,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,他要找的东西就在眼前。

凝绿见玉书钻进一家书铺就不出来了,也好奇地跟了进去。

当她看到这些书籍时,马上就明白了丈夫的想法,这些古书就是研究历史最好的材料,对于他们来说,简直是无价之宝。

要知道,古代的书籍要么是竹简,要么是纸质,在几千年的光阴冲刷下,少有能留存下来的。

现代社会能找到的古籍大多已经残缺不全,有些古籍已经失传或难以找到。

能找到的古籍大多是一代代人手手相传下来的,以这种手抄的形式流传,很难保证没有错误,流传的时间越长,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
比如说,目前存世最早的《史记》版本是北宋仁宗景佑年间的景佑本,而其中的黄善夫本《史记》则是至今保存完整无损的宋刻本。

光是北宋年间就有多个版本的《史记》,而从唐到宋这三百多年,《史记》的流传有没有变化?又会出现多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