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章 你快乐吗(中)

如果从世俗意义的角度上来说 ……

「赵凡」感觉自己,确实算不上是那种充满「事业心」的修行者 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 ?

因为按照许多「人世间通行本」的剧情思路,如今的他:应该想方设法的走遍天下,拜访名师、加入势力宗门,在习得一身本领后,踏上那,像是被命运安排好的复仇之路,最后,在一系列的攻伐夺宝中,成为受世人羡慕敬仰的成功人士 ……

然而 ……

回归现实的人生处境 ,「赵凡」的实际感受,却并非如此 。

尤其是在他,将注意力转而观照自身开始 ,那种有些玄妙的觉察感,像是抵消了他心里深处的某种「匮乏习气」,使得他没有太多的心思精力,去向往外部世界,求取诸多想象之物。

……

正如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 …… 你将注意力放在哪里 ,哪里就会熠熠生辉 ……”。

而现在的「赵凡」也是这样的感觉 ,当他细致入微的觉察自己的念头时,他意识到:

念头在最初产生时,是非常微妙的 ……

那是一种难以判断的能量,之所以说难以判断 ,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念头,还没有被习惯性的转换成为,人们习以为常的「语言、文字、逻辑」,故而,许多人如果认为 ,能被逻辑思维识别到的念头,才算是念头,这种观点,其实是不够究竟的。

实际上,相对于比较滞后的「语言、文字、逻辑」,念头的能量可能会更先一步,被转换成为「感受、情绪」,这也就是为什么,对于很多人来说,「理性」难以控制他们「感性情绪」的原因,因为对于他们来说,其言行在被逻辑思维指导之前,可能就已经被念头所转化成的「感受」,率先控制了。

所以,如果我们反推这一过程 ,便会知道这样一件事 。

念头产生后,在转换为「语言、文字、逻辑」之前,会先一步转换为「感受、情绪」,而真正的「念头」,始于「感受、情绪」之前。

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,一些「大成就者」会说:“ …… 冥想时,应当达到无思无念的状态 ,不被念头、感受、情绪、想法所牵制 ……”。

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:

常人如果能够穿透「语言、文字、逻辑」与「感受、情绪」,这两层「念头」转化后的产物,才更有可能接近「念头」最初泛起时的那种能量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