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8章 明空见性(六)

如果「灰衣少年」的这段自我回忆,被除「无上」老者之外的另外一群人看到。

想必可能有不少人,会觉得「赵凡」那所谓的一番伤感追忆,不过是利用,卖惨自己悲伤童年的把戏,用以博取他人同情的方式。

虽说这种说法,实在有些恶意与离谱。

不过,我们似乎可以理解,这些人为什么?会习惯性的如此解读?

……

无法否认,利用讲述自己悲惨故事的方式,博取同情,以求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,在某一段社会现实中,确实已经变成了,极为常见的宣传手法与桥段。

只不过,我们需要注意的是:

真正有问题的,从来都不是陈述与剖析自己痛苦经历这件事本身。

而是涉及在内的人们,到底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与目的?去做这件事。

……

你可以像很多人那样,将一段痛苦悲惨的事件,抽象成一个片面的结论。

例如:

有人问:为什么许多老百姓,只能生活在勉强维持生计的高压力状态下?

你回答:因为他们不够努力。

是的,你确实以回答问题的形式,给出了答案。

但你的答案,非但没有呈现与揭示真相,反而掩盖了真相……

你当然有你这么做的理由。

但发生过的,终究是发生过的,会有某处记着它。

……

你也可以像很多人那样,将悲剧苦难的根源,顺水推舟的抛给那个,在你心里早已设定好的「背罪者」。

例如:

有人问:为什么经济环境逐渐恶化?大量资金去向不明?

你回答:都怪罗刹国,都是他们害的。

或有人问:为什么张三的孩子,年纪轻轻就跳楼自杀了?

你回答:因为那孩子内心脆弱,不争气,不忠不孝。

是的,你确实以结论的方式,给出了整个事件的解释。

但你的解释,非但没有呈现与洞察问题的根源,反而在掩盖暗中毒瘤的同时,为将来更多的类似悲剧,推波助澜。

你当然有你这么做的理由。

但发生过的,终究是发生过的,会有某处记着它。

……

类似的事情多了,时间久了。

人们虽然听过了许多耐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